??文/樂居財經 李禮
??曾主動叫停港股IPO的樂華娛樂,時隔三個月再度更新招股書,向港交所發起沖鋒。
??2022年3月,樂華娛樂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于 8 月 7 日通過上市聆訊,原計劃 9 月 7 日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但在臨門一腳之際,樂華娛樂中途“變卦”,延遲全球發售,暫緩港股 IPO 計劃。
??據了解,樂華娛樂暫緩 IPO 的原因,是樂華娛樂留給資本市場的想象空間有限,因此市場給出的估值不及預期。深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其藝人管理業務占據營收比重太高,該業務又較為依賴公司頭部藝人的現狀有關。
??招股書顯示,樂華娛樂 2019-2021 年營收累計超 28 億元,其中超九成來自藝人管理,且高度依賴頭部藝人王一博。此前王一博與樂華的簽約十年,到期后續簽了四年至2026年,也就是說樂華娛樂還能安穩四年。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降低業務單一化風險,開啟市場與業務多元化,擺脫對單一藝人的過度依賴問題,是樂華娛樂最首要、最具挑戰的難題。
??杜華拿走近3億分紅
??2009年,杜華創辦樂華娛樂集團(下稱“樂華娛樂”),旗下有王一博、韓庚、孟美岐、范丞丞等時下熱門藝人。
??回顧融資歷史,樂華共完成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人文化、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樂搏資本和融璽創投等。
??2012年10月,樂華娛樂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吸引到了樂搏資本、融璽創投兩個投資方。
??2014年,華人文化集團又參與了樂華娛樂融資規模達2.55億元的B輪融資。一年后,互聯網行業的兩個巨頭阿里、字節跳動通過旗下關聯的公司成為了樂華娛樂背后的新股東。此前字節跳動也曾對彼時擁有Angelababy、周冬雨、陳赫、張鈞甯等數十位簽約藝人的泰洋川禾,進行過高達1.8億元的投資。
??在招股階段,樂華娛樂還引入了貓眼等作為基石投資者。根據招股書介紹,嘉實資本(嘉實基金)、藍色光標(SZ:300058)和貓眼娛樂(HK:01896)分別認購樂華娛樂1.567億港元、8000萬港元、3920萬港元的發售股份。
??招股書顯示,IPO前樂華娛樂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華持有公司50.18%的股份,其配偶孫一丁持股3.31%,樂華娛樂的元老級藝人韓庚持股2.35%,阿里旗下的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通過Interform Construction持股14.25%,華人文化通過CMC Sports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14.25%,字節旗下的北京量子躍動科技通過Afflatus持股4.74%。
??樂居財經《穿透IPO》注意到,此次上市并非樂華娛樂首次沖擊資本市場。早在2015年9月,樂華娛樂曾以“樂華文化”為簡稱,于2015年9月22日在新三板掛牌交易,代碼為“833564”,但于2018年3月終止掛牌。
??新三板退市后,公司謀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3月,樂華娛樂向證監會備案了上市前輔導?;陂L期業務發展計劃和進一步擴張的融資需求的考慮,樂華娛樂于2021年5月終止了上市輔導。
??2022年8月24日,樂華娛樂啟動招股,并計劃于2022年9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招股區間為每股發售股份6.80港元至8.50港元。然而,距離登陸港交所只有一步之遙,樂華娛樂突發公告,宣布了延遲全球發售、暫緩赴港IPO的決定。
??樂華娛樂解釋稱,“面對國際地緣政治、全球性通貨膨脹反噬經濟及疫情多發散發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加之恒指持續下挫、新股大量破發,樂華娛樂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緩本次港股的IPO”。同時,樂華娛樂還表示,該決定得到了包括字節、阿里等原始股東的支持,后續安排視市場情況確定。
??據披露,樂華娛樂曾在IPO前突擊分紅。2020年10月,其子公司樂華有限公司向其當時股東分派股息2億元;2022年3月,即樂華娛樂提交招股書之前,再度分派股息約4億元。近兩年來,樂華娛樂分派股息約6億元。
??然而,2019-2021年間,樂華娛樂累計實現凈利潤7.46億元,可見分紅力度之大。IPO前,樂華娛樂創始人兼董事長杜華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0.18%,在樂華娛樂分派股息的6億元中,杜華拿走了近3億元。
??王一博“依賴癥”難解
??樂華娛樂的主營業務包括藝人管理、音樂IP制作及運營、泛娛樂業務三大板塊。2019年至2021年,樂華娛樂營收分別為6.31億元、9.22億元、1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43%;期內利潤分別為1.19億元、2.92億元、3.3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67.6%。
??2022 年前三季度,樂華娛樂實現營收 7.53 億元,去年同期為 8.95 億元,同比下滑 15.9%;期內利潤為 13.45 億元,去年同期為 2.3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逾 4 倍。
??招股書披露,期內利潤的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可轉換優先股的估值變動。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止 9 個月,樂華娛樂錄得可轉換優先股的公允價值收益為人民幣 12.04 億元。若拋開這一因素,樂華娛樂期內利潤 1.41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40.5%。
??在三大主營業務中,樂華藝人管理業務占營業收入的大頭。2019-2021年,樂華藝人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5.3億元、8.08億元和11.75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84%、87.7%、91%。2019-2022年前九個月,樂華前十名藝人應占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74.8%、83%、85.6%及87.2%。其中,排名第一藝人(王一博)應占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6.8%、36.7%、49.5%及58.8%。
??樂華娛樂與藝人簽訂的合同大多在5年至15年不等,樂華娛樂與王一博簽訂的藝人管理合同自2014年10月開始,原本將于今年10月結束,雙方續期后將于2026年10月結束。一旦王一博決定不再同樂華娛樂續約,樂華娛樂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2019-2021年,音樂IP制作及運營業務分別為樂華娛樂取得7473.4萬元、9271.9萬元、7773.8萬元的營收,該業務營收對總營收的占比從11.8%下跌至10%,又在2021年進一步下跌至6.1%;泛娛樂業務的營收分別為2647.4萬元、2108.2萬元、3786.9萬元,對總營收的貢獻占比均在5%以下,并在2020年、2021年跌至3%以下。
??營收、凈利增長的同時,樂華娛樂的營業成本也在同比攀升,從2019年的3.52億元上漲至2021年的6.88億元,翻了近一倍。
??為了持續不斷地維持旗下藝人的熱度,2019年、2020年,樂華娛樂在藝人宣傳方面投入的成本逐漸加大,分別為3409.1萬元、4389萬元,到了2021年這項成本直接攀升至7343.6萬元。
??毛利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樂華娛樂錄得毛利 3 億元,毛利率 40%;去年同期毛利為 4.28 億元,毛利率為 47.8%。2019-2021 年,樂華娛樂的毛利率分別為 44.3%、53.5%、46.6%。
??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與藝人管理、音樂 IP 制作及運營業務毛利率下降有關。其中,藝人管理業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46.5% 下降至 40.1%,主要由于產生了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以及若干名藝人的收入分成比率提高;音樂 IP 制作及運營業務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55.4% 下降至 30.1%,主要由于音樂作品制作成本增加。
??多位藝人“塌房”埋風險
??嚴重依賴頭部藝人的背景下,樂華娛樂不得不面對藝人帶來的各種風險。
??對此,樂華娛樂也在招股書中坦言:我們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藝人管理業務。倘我們未能維持與藝人及訓練生的關系或擴大我們簽約的藝人及訓練生的數目,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受重大不利影響。
??風險已然開始顯現。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止九個月,樂華娛樂的藝人管理業務收入由去年同期的 8.18 億元,減少 17.1% 至 6.78 億元。
??為了一點點剝離對頭部藝人的依賴,找到能夠抗風險的營收模式,8月起,樂華娛樂也開始了一系列業務方向探索。
??一方面,樂華娛樂發力數字藝人。樂華娛樂 2020 年推出的虛擬藝人組合 A-SOUL,已經憑一己之力撐起了泛娛樂業務板塊。在 A-SOUL 火熱的 2021 年里,樂華娛樂的泛娛樂業務毛利率由 2020 年的 56.5% 增加到了 2021 年的 77.7%。
??此外,樂華娛樂也開始在電商帶貨、劇集等領域 “試水”。樂華娛樂重心部分轉移至短視頻平臺,主攻電商帶貨。樂華娛樂已在抖音開設官方直播間“樂橙 STORE”探索直播電商,主要售賣旗下藝人專輯周邊、代言產品等;另外,樂華娛樂還涉足劇集制作領域,在今年 8 月推出了首部自制劇《我的二分之一男友》,由旗下藝人金子涵、江信熹主演,配角也皆為樂華娛樂藝人。
??有業內人士認為,“樂華娛樂這一系列行為是為了打破自身業務的單一性,開啟市場與業務多元化,以擺脫對單一藝人的過度依賴問題,降低業務單一化風險?!?/p>
??另一方面,則是打造創始人杜華個人IP。今年8月以來,杜華個人短視頻平臺賬號開始頻繁更新,以“職場+”內容,效仿楊天真、黃銳賬號運營模式,將職場、生活、人生箴言等融入劇情之中,有意識將“華華子”的昵稱帶入粉絲圈層,試圖打出個人IP價值,并將自創品牌產品推向原有的粉絲受眾。
??不過目前看來,杜華仍舊因視頻無內容輸出備受詬病,賬號評論區也大多被旗下藝人粉絲的不滿言論占據,其IP效應并不十分顯著。
??除此之外,樂華娛樂旗下已成名藝人的商業價值也有所下降。近年來,李汶翰、黃明昊、孟美岐、丁澤仁、等藝人“塌房”事件頻出,甚至A-SOUL這樣的虛擬藝人也面臨“塌房”,不僅重創藝人形象,也令樂華娛樂的招牌深受影響。
??高度捆綁王一博也決定了樂華娛樂的脆弱性。
??這之前,男明星吳亦凡、李易峰、鄧倫因各種原因紛紛跌入谷底,在樂華娛樂上市的關鍵時刻,網上甚至傳出王一博“被包養”等傳聞,逼得樂華娛樂緊急澄清,同時稱,針對此次惡意造謠事件,已于 2022年 9月13日向公安機關報案,堅決通過一切法律手段維護王一博先生的合法權益,堅決抵制任何造謠生事的行為,絕不姑息。
??外界分析,王一博陷入風波,可能是導致樂華娛樂9月上市擱淺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